在拉萨西郊晨练站内
81岁的顿多和拳友们打着太极拳
他们动作流畅,充满力量
“每天和大家一起锻炼
身体好了,大家还能相互陪伴
很开心也很幸福”
她说
但这样的生活
是她曾经不敢想象的

1944年
顿多出生于一户农奴家庭
记事以来,她就和父母一样
终日在农奴主的庄园里劳作
1959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
掀起民主改革
百万农奴获得解放
顿多也迎来新生

1965年9月
西藏自治区及其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西藏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
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用顿多的话来说
她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
亲眼见证了西藏社会的巨大变化
封建农奴制时代
西藏辽阔的土地上
几乎没有专门的体育场地和设施
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
被“三大领主”
(官家、贵族和寺庙上层僧侣)
当作增派差役和增收苛捐杂税的工具
直到西藏和平解放后
广大西藏人民
真正获得了享受体育活动的权利
西藏的体育设施
更是从无到有、不断完善

1985年
西藏首座现代化多功能体育馆落成
2001年
日喀则体育馆竣工
2014年
拉萨市文化体育中心投入使用
……
截至2024年底
西藏共有体育场地9189个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96平方米

随着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体育运动已深入高原各地
从平均海拔4500米的藏北高原
到曾经的“高原孤岛”墨脱
再到珠穆朗玛峰脚下的乡镇
人们都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伴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
西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人均预期寿命
从和平解放时的35.5岁
大幅提高到72.5岁
像顿多这样的耄耋老人越来越多

民族传统体育也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赛马、藏棋、响箭等
特色项目蓬勃发展
藏北草原上
刚刚落幕的恰青赛马节
已从单一的传统竞技活动发展成为
融体育、文艺、旅游、产业于一体的
综合性盛会

登山运动
是中国体育勇攀高峰的一面精神旗帜
而在中国登山
几乎每一项国家荣誉的背后
都有着西藏登山运动员的身影
1960年5月
藏族运动员贡布
与王富洲、屈银华一起
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的奇迹
2008年
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珠峰峰顶成功传递
2020年
中国测量登山队
再次登顶珠峰完成测绘任务
一代代登山健儿
在世界屋脊标注中国高度

不止登山运动
民主改革之后
西藏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
得到保障
无数普通人从大山、牧场中走出
通过体育实现人生梦想
也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世界各地

从1965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
西藏代表团派出85名运动员参赛
到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
201名运动员进入决赛阶段的比赛
西藏代表团参赛规模和水平
持续提升

从1982年标枪选手普布次仁
参加印度新德里亚运会
西藏运动员第一次代表中国
登上国际赛场
到2013至2024年间
西藏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内比赛
共获得奖牌823枚
其中金牌289枚
银牌219枚
铜牌315枚
来自雪域高原的他们
在竞技体育赛场上屡创佳绩

此外
西藏还正以其独特的高原风光
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
户外运动爱好者
跨喜马拉雅国际公路自行车极限赛
拉萨半程马拉松
巴松措国际漂流公开赛
牛皮船龙舟赛……
各类精彩赛事不断涌现
持续推动西藏体育旅游产业的
融合与发展

在顿多这样的高原儿女眼中
六十年来
西藏体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而这一巨大进步
也是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
生动缩影
记者:黄耀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