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青少年文物故事我来讲”决赛聚焦我国各民族交往史-新华网
新华社简介 新华网首页中国政府网 公司官网 新闻热线:0891-6282560 投稿邮箱:xhwxzpd@163.com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5 05/16 10:59:27
来源: 新华网

西藏:“青少年文物故事我来讲”决赛聚焦我国各民族交往史

字体:

  新华网拉萨5月16日电(记者春拉)15日,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之第三届“青少年文物故事我来讲”小小讲解员决赛在西藏博物馆举行。来自拉萨市7个县区15所中小学的青少年选手,聚焦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千年历史,精心讲述《唐蕃会盟碑》《双体陶罐》《萨班致蕃人书》等文物背后的故事。

  据悉,此次比赛是西藏博物馆与拉萨市教育局“大思政课”馆校合作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落实“双减”政策,拓展思政教育新场域。

  比赛现场正在激情演讲的小选手(5月15日)。新华社记者 春拉 摄

  “今天,我要带大家认识一块‘会说话’的千年石碑——唐蕃会盟碑。”10岁的达瓦拉姆来自拉萨市林周县边角林乡中心小学,她用充满童趣的语言从石碑的“身份证”讲到背后的“大故事”。经她陈述,这块矗立于大昭寺前、距今1200多年历史的石碑仿佛开始诉说历史,“这块石碑不仅记载着历史事件,还保存着唐代的汉字、藏文写法,甚至吐蕃官员的姓名!考古学家说,读懂这块碑,就解锁了西藏与祖国交往的密码。”

  拉萨市当雄县公塘乡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罗普卓嘎,则将目光投向了《步辇图》。11岁的她用稚嫩的声音,讲述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场景:“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让唐蕃从此‘和同一家’,谱写了‘汉藏自古一家’的历史佳话,为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她的讲解,屏幕上的传世名画仿佛活了过来,重现出1300多年前汉藏联姻的盛景。

  比赛现场积极参加问答环节的同学们(5月15日)。新华社记者 春拉

  选手们的讲解配合着精心制作的幻灯片,历史画面与现代光影交织,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明脉络清晰铺展,赢得现场学生和家长的阵阵掌声。

  记者了解到,自2022年成为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以来,西藏博物馆打造了“文博思政课”“藏博小太阳”等多个教育品牌,通过冬令营、夏令营、流动展览进校园、革命故事大赛等形式,让文物成为青少年触摸历史的窗口。

  西藏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拉巴次仁说,馆校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平台,更让博物馆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课堂。

  拉萨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晓宇说,小小讲解员大赛是馆校合作的创新实践:“孩子们在准备讲解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家乡历史、祖国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正是我们开展‘大思政课'的意义所在。”

  在拉萨市教育局支持与配合下,比赛期间西藏博物馆与拉萨市7个县区的学校签订了“馆校合作”协议,预示着双方将在文物教育、课程开发、实践活动等方面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完)

【责任编辑:雪珍】